石梅小学近年来,顺延着悠长文脉,学校提出了“润泽生命、开启智慧、以人育人、共同成长”的办学理念,耐心而坚韧地做对教师及儿童成长有益的小事。其间,58.2%的教师成长为常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,73%的老师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职务,为建设善好的学校文化奠定了人才基础。\r+
首先,转变职能,改善制度文化。\r+
石梅小学在办学管理中不断完善制度文化,除了与全体师生共同构建各项管理制度以外,还创新汇编了教师、学生成长手册,提升师生的自我发展需求;改革年度考核方式,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申报优秀项目,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;设置教师宣言、党员承诺等展板,提升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。\r+
\r+
其次,深化改革,提升课程文化。\r+
\r+
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,学校始终致力于推进课程改革,提高教育质量,谋求学校内涵发展。学校重视教学设施设备的建、管、用,有每年装备专用经费的保障机制;学校高质量、高水平开齐开足各类课程,严格落实苏州市“三会”要求;学校推行一周一备课教研、两周一学科教研的方式,注重活动的内容与品质;学校还以主课题为主导,以微型课题为窗口,努力做到“工作课题化,课题生活化”。多角度、多方式的课程文化建设树立了学校卓著的质量品牌。\r+
\r+
再次,以人为本,凸显成长文化。\r+
\r+
成长是石梅人爱自己的方式。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,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,他们在石梅校园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,找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方式。学校通过读书会引领教师阅读与写作,通过“石梅讲坛”拓宽教师视界与思想,通过校刊文集等呈现教师智慧与仁爱。学校的“爱心团”里有学生义卖时的踊跃,各类仪式如开学仪式、入队仪式、成长仪式中有学生激情的洋溢,梦想的放飞,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时学生在读、在画、在唱、在跳、在跑……\r+
\r+
最后,立足根本,促进管理文化。\r+
\r+
石梅小学将“对学生负责、对家长负责、对社会负责”作为办学承诺,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网络、后勤服务保障、学生健康管理等,成立家委会、家长义工团、石梅爱心团等组织,开设家长学校、家庭教育讲座等,增强教育合力,凸显服务意识,提升管理品质。\r+
\r+
学校工作吸引了各级领导、同行的广泛关注。近三年间,前来学校交流的国外国内访问团达41个,近万人次。2009年5月,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来校视察,并欣然提笔写下“可爱之蓓蕾”表达殷殷期许。此外,学校也相继被评为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、江苏省模范小学、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、江苏省和谐校园、江苏省平安校园、江苏省绿色校园、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、全国劳动技术(劳动)教育先进学校、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、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、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等,社会美誉度高。\r+
\r+
常熟市石梅小学前身为始建于1720年的“游文书院”,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,两代帝师翁同和曾就读于此。学校座落于西门大街1号,背靠虞山,毗邻读书台,园内的参天古木与亭台轩榭交相辉印,于曲径通幽处流露着学校独特的优雅与情趣。\r+
2007年8月,学校全面完成就地改扩建工程,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格局。小学部占地面积达22942.4平方米,建筑面积16434.33平方米,附设幼儿园2所。全校教职工人数达176人,学生1992人。\r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