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巷堂原名“乐群社会堂”,原属监理会宗。于1891年先建有小礼堂,后因环境和工作需要,得差会资助美金22500元,苏州同人捐助4000银圆。新建乐群社会堂于1921年落成。堂名取之于古文“敬业乐群”。原有大门两重,1934年宫巷拓宽,门面缩进十四市尺,原来的二门成了今日的大门。当时该教堂是监理会苏州牧区驻地,有传教士孙乐文,1894年在宫巷设立中西书院,因甲午之战后,我华人开始知西学之需要,先在宫巷办学,学生从二十五名发展到一百零九名,于1910年并入天赐庄博习书院(此即东吴大学之前身)。宫巷教堂的使用面积为2458.43平方米,楼上大堂可容纳300-400人,两边有附房可作办公等用途。主堂后面留有牧师楼两幢。最早的教牧人员是韩明德、陈子君,1910-1921年有史子锟任牧师,继有殷筱舫、杨奎章,1928年有戴钦牧师。1934年有毛呤槎牧师,抗战时有赵宗福牧师,胜利后有钱洁身牧师,解放后有张士佳、张海云、赵景圣牧师先后任职。解放后还有女传道戴雅真、蔡霞云等。解放前后杨镜秋任教区长。1959年教会参加联合礼拜。文革期间,宫巷堂成为红卫兵总部。文革后曾作为教育局、卫生局、红十字会办公地。1986年归回修复。1987年10月11日宫巷堂恢复礼拜至今。2003年2月份经苏州房屋安全鉴定处鉴定,我堂房屋为危房,聚会迁至约翰堂。现在修堂方案初步为主堂大修,牧师楼翻新为综合楼。计划在2004年10月份搬回宫巷。